淺議有形建筑市場的信息化建設
北京建設工程發包承包交易中心 陶 彥
摘 要: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我國信息化事業步入了加速發展的快車道,有形建筑市場的信息化建設工作,對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建筑市場秩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闡述了有形建筑市場信息化建設和應用,并對有形建筑市場信息化進一步發展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字:有形建筑市場;信息化;招標投標;應用
一、建設領域信息化建設的發展
眾所周知,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隨著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信息化已經成為一個國家、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信息化就像文字、計算機的發明一樣,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又一次飛躍。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將信息化放在了首要位置,將信息化作為實現國民經濟騰飛的契機,中國經過幾十年對信息技術、管理技術、研發技術和制造技術的引入、開發、應用、推廣的實踐與積累,信息技術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應用得越來越廣泛,應用規模也越來越大。
建設領域的信息化發展是從大力應用計算機技術開始的,1996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頒布的“建筑技術政策綱要(1996-2010)”中的第十九項為“大力推廣應用計算機技術”,是建設領域信息化發展格局的初步形成。2001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頒布“建設領域信息化工作的基本要點”總體目標中提出“建設適合我國國情的建設工作信息化系統,實現全國建設系統范圍內的信息共享與業務應用,提高各級建設行政管理部門的決策水平、管理水平和為公眾、為企業的服務水平,實現政務公開、透明的目標。”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建設領域信息化這一概念。2006年,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建設事業“十一五”規劃綱要》中,對于“十五”期間信息化建設的成果給予了肯定,并在第十一要點“積極推進建設領域科技創新”中,提出了加快推進建設領域信息化的要求,由此進一步明確了建設領域進行信息化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有形建筑市場的信息化建設
有形建筑市場的建設工程招投標管理信息化從本質上來看,是采用計算機智能模擬技術,以計算機、電子大屏幕及觸摸屏等硬件為依托,以網絡傳輸為媒介,以計算機軟件的職能管理為途徑的現代化管理方法。有形建筑市場運行中建立計算機管理系統和建設工程信息網絡,對實現工程信息公開、規范招標投標活動、提高管理水平、減少人為因素影響、防止腐敗現象等都起到重要作用,對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建筑市場秩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建設工程信息網絡的建設
《關于健全和規范有形建筑市場的若干意見》的通知,明確了有形建筑市場主要職能之一就是信息咨詢,作為工程項目信息的重要窗口和載體,有形建筑市場建立和完善網絡服務功能,加強信息化建設,并將與建設工程項目相關的材料、造價、市場主體單位等多層次、多方位的信息都匯集到有形建筑市場中來,為交易各方主體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務。目前,全國各地區的工程建設信息網網站建設從無到有,功能逐漸完善,內容不斷豐富,服務逐步深入,實現了對建筑交易市場活動中各項信息數據的管理。建設工程信息網絡平臺通過對招投標活動中各類工程信息、重要公告、市場動態等內容的發布,同時對相關數據進行動態分析,提供有關價格信息、行業分析指標等咨詢指導服務,還涵蓋了投標企業網上報名、中標結果查詢、招投標示范文本下載等功能,為社會公眾和交易各方主體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傳遞和共享的平臺。建設工程信息網的不斷完善,進一步加強了有形建筑市場信息系統的功能,提升了有形建筑市場的服務水平,使信息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二)評標專家系統的信息化建設
評標專家在招標評標過程中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而優秀的評標專家對評標結果以及項目的完成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建立規范、系統、全面的評標專家庫是有形建筑市場專業化、技術化優勢的依托。專家庫建設和專家管理已成為各地區有形建筑市場的重要工作,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實現評標專家的信息化管理,招標方隨機抽取專家評委庫中的評標專家,并通過計算機和通訊技術手段通知評標專家,為了確保專家的真實性,設置指紋識別和門禁系統提高了評委抽取工作的科學性和保密性,消除了認為因素的影響,并且通過該系統對評標專家的出勤情況和評標情況做出詳細的記錄,也加強了對評標專家的監督和管理。
(三)評標過程的信息化建設
評標過程管理是評標過程中功能最繁雜和最重要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專家抽取及通知、專家語音留言、專家指紋驗證、評標監控、電子評標及答疑對講系統以及。為了保證信息安全和保密,各地建設工程交易中心都設置了屏蔽手機信號的封閉評標區,視音頻同步的監控系統,對開標、評標的各個環節和過程進行監管,有效地杜絕了腐敗現象的發生,充分體現了招投標過程的透明度。
(四)計算機輔助評標體系的建設
目前,各地區有形建筑市場都在積極探索計算機輔助評標系統的研發和應用,計算機輔助評標系統是將實際評標過程中可以量化的數據采用電子模式來實現評比。計算機輔助評標系統相比傳統評標方式體現出了較強的優越性。一是計算機輔助評標系統使投標方嚴格按照電子標書規定的內容和格式進行投標報價,有效防止編制投標文件時不符合招標文件的格式要求而造成廢標的情況發生。二是相對提高了評標的質量和效率。用計算機來替代評審過程中的相關原始勞作,能減輕評委專家在符合性審查和初步評審階段的工作量,同時運用計算機的統計、分析和對比功能,使專家可以集中精力對標書的深層次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從而提高評標質量和效率。三是能有效預防甲方明招暗定的現象和投標人串標的現象,減少主觀因素對評標結果產生的影響,使分析結果更加客觀公正,使整個評標過程更加公開透明。四是電子標書的使用,實現了招投標數據的電子儲存,這些數據信息是建筑招投標市場分析的良好依據,有利于招投標管理部門加強統計分析工作,也有利于工程造價的各項技術指標的積累、整理和發布,對提升建筑市場招投標交易水平有著重要意義。
三、有形建筑市場信息化建設進一步發展需重視的問題
(一)對信息化建設定位應更加明確
有形建筑市場信息化建設不僅是開發一個網站,工程建設信息網建好了,信息化就完成了。工程建設信息網只是信息化建設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與社會進行交流的一個平臺,一個終端。與這個終端相關的每個環節,都有具體業務工作的信息化。工程建設管理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它涉及項目的立項、規劃設計、施工圖審查、招標投標、質量監督、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備案等諸多環節,有形建筑市場應當成為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對外提供工程建設項目管理和服務的窗口,它要不僅要承擔為建筑市場主體各方提供“一站式管理,一條龍服務”的職能,還要從服務、管理、監管、拓展交易范圍等各方面依托信息化的建設,全面提升有形建筑市場的作用和價值。
(二)對信息化建設投入應進一步加強
由于部分地區有形建筑市場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不夠,導致人力和物力投入不足,使信息化建設難以進一步推動。一是在人力資源方面,相對缺乏信息化建設的高端技術人員。鑒于目前的體制和機制,建設工程交易中心難以引進較高層次的專業技術人才,尤其是計算機專業知識和招投標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更為缺乏;二是在物質資源方面,信息化建設項目資金投入不足。限于不同地區的財力和經濟實力,以及對各地區交易中心發展的實際情況,使構建硬件平臺、軟件平臺和系統維護的投入不足以支撐信息化建設的快速發展。
(三)信息資源整合和深度挖掘應進一步積極探索
各地區的工程建設信息網的功能,目前基本停留在信息發布平臺的層面上,數據庫中信息的整合度和綜合利用度相對較低,數據信息本身的價值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應該進一步加大招投標交易活動中各項數據的采集,采取有力措施加強信息的挖掘、分析及處理的能力,是實現有形建筑市場服務職能拓展的有效體現,形成的有形建筑市場豐富的信息資源,才能為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政策提供快速、準確、有效的科學依據。
(四)信息資源的安全性應進一步增強
信息化發展迅速的同時,網絡安全、黑客攻擊、信息泄露等問題也日漸干擾著人們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存儲和應用。在有形建筑市場的信息化管理中,涉及招投標項目、交易各方主體單位等信息數據均具有十分強的保密性,如被偷取、篡改或惡意攻擊,會影響招投標工作的公平和公正性,因此各地區在進行信息化管理和建設時,應進一步增強信息資源安全與保密的組織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