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建筑業協會會長 何贊斌
我國建設工程招投標始于上世紀80年代,發展于上世紀90年代,可以說建設工程招投標是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步伐逐步成長和完善的。建設工程招標投標管理體系的確立對規范和完善建設市場、提升建筑工程質量、加強建筑行業監管、節約建設資金、防止腐敗滋生等都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隨著市場經濟環境的復雜化以及利益的驅動,建設工程招投標領域也存在著一些迫切需要引起人們注意的問題:一是某些招標單位為了關系、利益,明招暗定、強買強賣、索賄受賄,工程沒有開標就已經聞到了中標單位的氣味;二是有的投標單位為了攬到工程串標圍標、請客行賄、搞“關系標”、“金錢標”,有實力、守規矩的企業難以中標,搗亂者反倒獲利頗豐;三是中介機構“中介不中”,招標代理機構違規現象日益增多,通過為內定中標企業量身定做招標文件等方式,成為了新的腐敗載體;四是建設市場透明度低,監管難以到位,尤其政府投資管理的項目,管理部門、建設方、承建方之間往往存在千絲萬縷的行政關系和經濟糾葛,影響監管力度。五是部分職能部門領導“關心”過了頭,直接插手工程招投標,通過各種方式“打招呼”來指定施工隊伍、產品或材料;六是招投標制度仍需完善,法規和制度的制定和推行過程中不能跟上市場經濟形勢發展的需要,部分法規地方色彩濃厚,對外地施工企業設門檻等;七是有的評標工作欠規范,少數評委素質不高,往往被招標方或投標方“牽著鼻子跑”。這些問題的出現嚴重破壞了招投標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對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了不良影響,擾亂了社會風氣,不利于建筑企業間公平競爭,阻礙了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
建設工程招投標是一個系統工程,牽一發而動全身,如何解決種種亂象,筆者試提出以下幾個思路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加強制度建設和配套法規的完善
在《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的基礎上,2012年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正式實施,對招投標工作進行了更為細化的要求。各級地方職能管理部門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更為詳細的操作規程,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細節化招投標活動的每一個步驟和操作規程,做到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環節都照章行事、按規操作,“堵死”招投標工作中可能出現的漏洞,達到科學管理、規范管理的目的。
二、加強行業監管和懲處力度
建設工程招投標可以采取標前預防、標中監管、標后跟蹤的方式進行全程監管。在開標前對投標企業、招標代理機構以及招標文件和投標代表證件等資料進行嚴格審查,重點是防止招標人設置不合理條件限制或排斥潛在投標人,杜絕虛假招標。在評標過程中對投標文件進行仔細甄別,重點是防止“圍標”、“陪標”問題。同時對評標過程也要嚴格監督,重點是防止招標人誘導評標和專家評委打“人情分”、“利益分”。開標后可對項目進行跟蹤管理,對發現的問題要綜合運用經濟、行政和司法等處罰手段加大打擊力度,增加招投標當事人違法、違紀、違規成本,使他們憚于破壞招投標的“游戲規則”。
三、依靠信息化手段促進招投標健康發展
可以通過電子招投標系統來完成建設工程的招標信息發布、網上報名、標書下載、網上答疑,投標、專家抽取、開標、評標、定標監督等一系列工作環節,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建設工程招投標的透明度,通過信息化手段“隔斷”招投標各方的“利益”關系,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因素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虛假招標、串標圍標。
四、強化中介機構功能,利用市場機制來為市場服務
我國招投標法明確規定招標人可自行、也可選擇招標代理機構辦理招標事宜,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少數地方還存在著干預、甚至代行招標工作的現象,政府的監管職能和市場服務職能混淆不清。在國際上,建設工程招標活動的大部分工作都依靠專業公司或者行業協會、學會等民間社團來負責組織,通過市場機制的相互制約,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招投標活動中“規則制定者”和“游戲參與者”的獨立性,從根本上實現了招投標的公開、公平、公正。
五、完善招投標機構及其人才儲備
建設工程招投標專業性強、標的金額大、涉及范圍廣,這就要求在建立建設工程招投標專家庫的時候需要儲備思想素質高、專業技能強、專業門類多、容量大的專家庫供隨機挑選。還要強化對評標專家的管理,對評標專家進行教育培訓,定期考核,提高評標專家的綜合素質和評標技能。對專家庫進行動態管理,定期輪換,不符合要求或者有違紀違規記錄的及時從專家庫清退。對從事招投標相關工作人員也要進行培訓考核,以提高其工作素質和廉政素質。對招投標代理機構實行考核審驗制度,嚴把入門關,對不符合規定或有不良記錄的嚴格懲處甚至清除出招投標市場。
六、加強職能部門聯動,建立健全誠信體系
對招投標的管理不應僅僅局限于招標投標本身,可以通過建立招標人、投標人、代理機構等相關主體的誠信檔案,利用信息系統與建設、工商、稅務、銀行等相關機構或部門對接,使招投標行為成為企業在整個市場經營過程中誠信檔案的一部分,提升其違反誠信的成本來遏制招投標過程中出現的違規行為。
七、通過行業協會加強自律,接受廣泛的社會監督,增進透明度,實現行風轉好
行業協會在經濟社會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日趨重要,通過不同的行業協會對招投標工作的各個主體加強自律,提升招投標工作的自我約束力,是實現行業風氣轉變的一個有效的手段。協會要把招投標工作納入行業自律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協會聯系政府和企業的橋梁紐帶作用,加強調研,針對招投標中反映的問題,向主管部門提出建設性意見,為實現招投標的公開、公平、公正發揮積極作用。此外,還要充分發揮多種監督手段,積極鼓勵新聞媒體對建設工程招投標進行監督和曝光,對提供線索的單位和個人,有關部門可酌情進行獎勵。
建設工程招投標工作事關百姓民生,事關黨紀政風,事關發展大局,任務繁重,責任重大,是建筑行業健康快速發展的重中之重,迫切需要引起廣泛的重視和思考。
小評
“公開、公平、公正、誠實信用”是招投標的基本原則,而“擇優”則是招投標的最終目的。推行建設工程招投標制,主要是解決工程由誰來承攬的問題,這關系到每個建筑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而建筑業招投標市場普遍存在的違規招標、虛假招標、串標、圍標、陪標等行為則直接動搖了建筑市場公平競爭的根基。
長期以來,建筑業招投標市場問題治而不絕的根源在于地方保護主義心態作祟、招標投標人利欲熏心、評標人有法不遵等。從不斷被報道的招投標違法事件中,我們看到了亂象表面,更應該看到其背后制約監督體系的缺陷、誠信體系建設的缺失、商業倫理的缺位以及權力的不當干預。招標人、投標人、評標人、監督人集體對于規則、制度普遍失去尊重與敬畏,對“潛規則”的心領神會,這是招投標市場亂象生長的土壤。
從根本上來說,治理建筑業招投標市場,要大力加強誠信體系建設,要重視完善招投標的相關制度,也要強化對各類招投標的監督管理,還要規范和完善反饋制度。只有各方主體明確意識到自律的重要性,從促進建筑業長遠發展的角度參與招投標,在源頭上正本清源,建筑業持續發展的步伐才能邁得更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