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的建設隨著國民經濟的較快發展和城市化進度的不斷推進以及城市空間和外延持續擴大,道路施工工藝和施工技術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為了滿足城市快速增長的交通需求,道路建設工程數量的不斷增加,參與施工的企業和人數也隨之增加,因其水平參差不齊,施工操作又不很規范,施工中的質量監管體系也不健全,諸多因素就造成了一系列的質量缺陷。本文就此問題展開一系列的探討分析。
一 市政道路施工中病害產生的原因
首先是工程技術施工管理的方面:有些發包商為了節省工程投資造價,降低工程成本,將工程單價壓得很低,—些具備施工條件的單位很難接受。這樣就給技術力量很低的單位來完成此項工程,他們以低廉的價格、簡易的工序、拼揍的技術力量和施工機械進行施工,施工中管理不嚴格,監理水平有限,業務水平低,甚至沒有試驗室,缺乏必要的平行對比試驗,抽樣化驗很少,管理人員和機械設備力量不足,再加上對路基路面高標準嚴要求認識較低、缺乏強有力的質量意識等都會對質量有很大的影響。其次是路基方面:路基是形成路面的主要基礎,柔性路面在荷載的作用下,過量的彈性和塑性變形新產生的表面翻漿和路面凸凹不平,其主要原因是路基強度不夠所造成的,因而路面對路基支承的要求首先表現在路基低抗變形的能力。
二 瀝青混合料路面的通病及防治措施
瀝青混合料路面使用極為廣泛,由于瀝青路面使用瀝青結合料,因而增強了礦料間的結合力,使路面的耐久性和質量都得到提高。與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瀝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無接縫、行車舒適、耐磨、振動小、噪聲低、施工期短等優點。但是在其施工過程中也會因為某些原因出現問題,以下做以簡單的總結分析。
(1)路面不平整
瀝青撤布不均形成油壟,經過行車不斷撞擊而造成高低不平;壅包,面層較薄以及面層與基層的粘結較差,容易產生波浪;基層局部強度不足,在行車作用下容易出現坑槽。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輕微的波浪可在熱季采用強行壓平的方法處治,嚴重的波浪則需用熱拌瀝青混合料填平。一般采取鏟平的辦法來處治壅包。坑槽處治的方法是將坑槽范圍挖成矩形,在四周涂刷熱瀝青后,從基層到面層用與原結構相同的材料填補,并予夯實。
(2)施工接縫處理不當
瀝青路面的各種施工縫處,由于壓實不足,容易產生臺階、裂縫、松散的現象。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按有關施工技術規范,在攤鋪新料前,須將已壓實的路面邊緣塌斜部分用切割機切除,切線順直,側壁垂直,清掃碎粒料后,涂刷0.3kg/m2~0.6kg/m2:粘層瀝青,然后再攤鋪新料,并掌握好松鋪系數;縱向接縫須采用合理的碾壓工藝,在碾壓縱向接縫時,壓路機應先在已壓實的路面上行走,碾壓新鋪層的10cm~20cm,然后壓實新鋪部分,再伸過已壓實路面10cm~20cm。接縫須得到充分壓實,達到緊密、平順的要求。
(3)其他通病
由于混合料中瀝青用量偏多或瀝青稠度太低會引起啃邊現象,導致路面邊緣缺損,參差不齊,路面寬度減小。對啃邊的處治方法是設置路緣石、加寬路面、加固路肩。
三 水泥混凝土路面通病及防治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作為一種高級路面結構形式,具有強度高、穩定性和耐久性好、耐高溫、耐磨耗以及養護費用少等特點。但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直接承受交通荷載的作用,并受施工質量、氣候、水,溫度、地質等多種因素影響,容易出現各種病害。
(1)混凝土板塊裂縫
由于養護不夠,表層風干收縮,產生網狀、淺而細的發絲裂紋;由于角隅處基層接觸面積較小,單位面積所承受的壓力大,角隅處便產生局部裂紋;切縫時間過遲,造成收縮裂縫和開放交通后路面基層有下沉致使板塊折裂;由于施工操作失誤或原材料問題產生裂縫。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混凝土板澆筑后,按規范規定時間及時覆蓋養護養護時間一般不應少于14d;角隅處要注意對混凝土的振搗,必要時可加設角隅鋼筋。
(2)脹縫處破損、拱脹、錯臺、填縫料脫落
由于脹縫內的滑動傳力桿位置不正確、脹縫下部嵌縫板與上部縫隙未對齊、脹縫材料不良或填灌工藝不當等原因造成混凝土路面在運營一段時間后,脹縫兩側的板面即出現裂縫、破損、出坑,嚴重時出現相鄰兩板塊錯臺或拱起,脹縫中的填料被擠出路面被行車帶走。可采取如下防治措施:脹縫設傳力桿的,傳力桿必須設在板厚中央處;填縫料要選擇耐熱耐寒性能好,粘結力好,不易脫落的材料;填料不宜填滿縫隙全深,最好在澆灌填料前先用多孔柔性材料填塞縫底,然后再加填料;接縫產生擠碎面積不大,只有1cm~3cm的啃邊時,可清除接縫中雜物,用瀝青砂或密級配瀝青混凝土補平夯實,當擠碎較嚴重時,可用切割機械將擠碎部分切出正規和直壁的槽形,然后清洗槽內雜物并晾干,用瀝青砂或密級配瀝青混凝土夯實補平。
四 嚴格控制質量檢驗工作
質量檢驗是評檢施工質量能否保證工程質量達到預定目標的重要手段,也標志著質量好壞的程度,其關鍵在于做好下面幾點:
(1)明確質量檢驗標準、內容和手段
檢驗標準主要有技術規范、操作規程和質量檢驗評定。檢驗內容主要對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結構整體和部件進行物理、力學性能檢驗,使質量事故盡可能的消滅在施工過程中,這樣使工程質量符合規定的標準。
(2)檢驗的組織形式
質量檢驗應堅持專職檢驗和群眾自檢相結合、日常檢驗和重點抽驗相結合、定期和不定期的自檢、互檢和全面檢查相結合。必須從施工準備、竣工交驗各個環節進行嚴格檢驗。
(3)高標準、嚴要求、把好質量關
無論管理制度、工藝措施、規范、規程、規定要求,還是從平時檢查到具體指導,從關鍵部位到每道工序,都必須強調一個‘嚴’字;對出現的質量問題,更有嚴肅認真,一絲不茍的進行妥善管理,該返工的一定要返工,該停工的也一定要停工,不能遷就。
五 結語
總而言之,只有全面提高施工隊伍的整體素質,真正做到按施工技術規范施工,按操作規程操作,才能避免或減少質量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