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機械設備成套局 秦凱燕
摘 要:現代項目管理與傳統項目管理不同,二者的主要區別有兩個,其一是現代項目管理由自己系統的知識體系,這包括項目范圍、項目工期、項目成本、項目質量、項目風險、項目溝通、項目采購、項目集成和項目人力資源管理等九個基本的項目管理知識領域,而傳統的項目管理只有項目成本、項目工期和項目質量管理三個方面的專項知識領域;其二是現代項目管理的應用范圍已經不再局限于傳統項目管理的建筑項目、國防項目和工程項目等這樣狹窄的應用范圍,而是擴展到了各種項目都可以使用的領域。現代項目管理理論認為所有一次性、獨特性和具有不確定性的工作都屬于項目的范疇,所以都需要現代項目管理。
關鍵詞:項目管理的概念;項目風險的識別;項目風險的監控
一、項目管理的概念
1.項目管理的定義
現代項目管理認為:項目是一個組織為實現既定的目標,在一定的時間、人員和其他資源的約束條件下,所展開的一種有一定獨特性的、一次性的活動。對于項目,人們從不同的角度給出了許多不同的定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MI)的定義,他們認為:項目是為創造特定產品或者服務的一項有時限的任務。其中“時限”是指每一個項目都有明確的起點和終點;“特定”是指一個項目所形成的產品或者服務在關鍵特性上不同于其他的產品和服務。從這些定義中可以看出,項目是組織的一項或者多項任務所構成的一個整體,它們可以小到只涉及幾個人,同樣也可以大到涉及幾千人;項目也可以是多個組織的共同努力,它們甚至可以大到涉及成千上萬的人。項目的時間長短也不同,有的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有的則需要很長時間甚至很多年才能完成。
2. 項目的基本特征
各種不同專業領域中的項目在內容上可以說是千差萬別,不同項目都有自己的特征。但是從本質上來講,項目是具有共同特性的,不管是科研項目、服務項目還是房地產開發項目。項目的共同特性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A、目的性。項目的目的性是指任何一個項目都是為實現特定的組織目標服務的。項目的目的性是項目最為重要和最需要項目管理者關注的特性。
B. 獨特性。項目的獨特性是指項目所生成的產品或服務與其他產品或服務相比具有一定的獨特之處。
C. 一次性。項目的一次性(也被稱為時限性)是指每一個項目都有自己明確的起點和終點,都是有始有終(不是不斷重復、周而復始的)。項目的終點是項目的目標已經實現,或者項目的目標已經無法實現,從而中止項目的時間。項目的一次性是項目活動不同于一般日常運營活動的關鍵特性。
D. 制約性。項目的制約性是指每個項目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客觀條件和資源的制約。
E. 其他特性。項目除了上述特性以外還有其他的一些特性,這包括:項目的創新性和風險性、項目過程的漸進性、項目成果的不可挽回性、項目組織的臨時性和開放性等等。
3. 項目管理的基本特征
項目管理的基本特性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普遍性
項目作為一種創新活動普遍存在于我們人類的社會、經濟和生產活動之中,人類現有的各種文化成果最初都是通過項目的方式實現的。由于項目的這種普遍性,使得項目管理也具有了普遍性。小到個人婚禮,大到阿波羅計劃都是項目。所以項目存在于每個企業、政府、社團和個人中。
●目的性
項目管理的目的性不但表現在要通過項目管理活動區保證滿足或超越那些項目有關各方已經明確提出并清楚地規定除的項目目標,而且要通過項目管理區識別并滿足、超越那些尚未識別和明確的潛在需要。
●獨特性
項目管理的獨特性是指項目管理既不同于一般生產、服務的運營管理,也不同于常規的行政管理;他又自己獨特的管理對象,管理活動和管理方法和工具,是一種完全不同的管理活動。
●集成性
項目管理的集成性是相對于一般運營管理的專門性而言的。
●創新性
項目管理創新性包括兩層含義:其一是指項目管理是對于創新(項目所包含的創新之處)的管理,其二是指任何一個項目的管理都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和方法,都需要通過管理創新去實現對于具體項目的有效管理。
4.項目管理與其他管理方式之間的區別和聯系
按照企業中任務的特征來說,項目是指一次性、獨特性的任務,運營是重復性的、周而復始的任務。這是項目與運營的最大區別,因此項目管理與日常運營管理也是應該不同的。參看表1.1。
表1.1 日常運營與項目管理的比較
日常運營 | 項目管理 |
過程和產品重復 | 新產品/過程 |
多個目標 | 一個目標 |
連續不斷 | 一次,時間有限 |
一樣的人多 | 不一樣的人多 |
集合集體的努力有現成的辦法 | 集合集體的努力須重新設法 |
結果、成本和時間很確定 | 結果、成本和時間很不確定 |
維護既定管理 | 破除既定慣例 |
維護現狀 | 打破現狀 |
直線職能組織的一部分 | 非直線職能組織 |
1. 項目風險管理的定義
項目風險管理就是對項目中的風險進行管理。也就是說,項目風險管理是指項目管理人員對可能導致損失的項目不確定性進行預測、識別、分析、評估和有效地處理,以最低成本為項目的順利完成提供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學管理方法。
2. 項目風險管理的基本過程
項目風險管理過程一般由若干個主要階段組成,這些階段不僅期間相互作用,而且與項目管理其他管理區域也互相影響,每個風險管理階段的完成都需要項目風險管理人員的努力,對于風險管理過程的認識,不同的組織或個人是不一樣的。根據我國項目管理的情況,特別是結合大型高風險項目管理實踐,可以將項目風險管理過程分為風險規劃、風險識別、風險估計、風險評價、風險應對、風險監控六個階段和環節如圖2.1所示:

圖2.1 項目風險管理過程
3.項目風險識別
項目風險識別(Risk Identification)是項目風險管理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風險識別就是確定何種風險事件可能影響項目,并將這些風險的特性整理成文檔。
風險識別是項目管理者識別風險來源、確定風險發生條件、描述風險特征并評價風險影響的過程。
項目風險識別具有如下一些特點:
(一)全員性。項目分線的識別不只是項目經理或項目組個別人的工作,而是項目組全體成員參與并共同完成的任務
(二)系統性。項目風險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決定了風險識別的系統性,即項目壽命期過程中的風險都屬于風險識別的范圍。、
(三)動態性。風險識別并不是一次性的。在項目計劃、實施甚至收尾階段都要進行風險識別。根據項目內部條件、外部環境以及項目違反的變化情況,適時、定期進行項目風險識別時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四)信息性。風險識別需要做許多基礎性工作,其中重要的一項工作是收集相關的項目信息。信息的全面性、及時性、確定性和動態性決定了項目風險識別工作的質量和結果的可靠性和精確性,項目風險識別具有信息依賴性。
(五)綜合性。風險識別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工作,除了在人員參與、信息收集和范圍等方面具有綜合性特點外,風險識別過程中還要綜合應用各種風險識別的技術和工具。
項目風險識別過程定義
1.過程控制
項目資源、項目需求和風險管理能力調節風險識別過程。成本、時間和人等項目資源將限制風險識別的范圍。成本有限時,可用更經濟的方法來識別風險;時間不夠時,可以使用更快的方法;人員不夠時可以邀請更少的人參與風險識別。如果因為項目資源不足而采取了縮減措施后,就會有危機過程效果的風險。
2.過程輸入
風險識別過程包括不確定性、只是、顧慮和問題。不確定性是指我們所不知道的事,是我們假定和懷疑的一部分,項目的一次性特點決定了項目包含著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
3.過程輸出
風險識別過程的輸出時風險描述和與之相關的風險場景。風險描述是用標準的表示法對風險進行簡要說明,如項目風險來源、項目風險征兆、項目風險類別,以及項目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將會發生的后果和影響等,風險描述的價值就在于建立了對風險認識的基礎。風險場景提供了與風險描述相關的問題等。
(1)項目風險來源表。風險來源表中將所有已識別的項目風險羅列出來并將每個風險來源加以說明。
(2)風險征兆。分先征兆有時也被稱為觸發器(Triggers)或預警信號,是指示風險已經發生或即將發生的外在表現,是風險發生的苗頭和前兆。
(3)項目風險的類別。為了便于進行風險分析、量化、評價和管理,還應該對識別出來的風險進行分組或分類。
4.項目風險估計
風險估計又成為風險測定、測試、衡量和估算等,根據項目風險和項目風險估計的含義,風險估計的主要內容包括:
(1)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
(2)風險事件發生可能的結果范圍和危害程度。
(3)風險事件發生預期的時間。
(4)風險事件發生的頻率等。
風險估計過程:
(1)過程控制
項目資源、項目需求和風險管理計劃調節風險估計過程,其方式類似于控制風險規劃過程。
(2)過程輸入
風險估計是對項目中的風險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并依據風險對項目目標的影響程度而對項目風險進行分級排序的過程。風險估計的一句主要有:風險管理計劃、風險識別的成果、項目進展狀況、項目類型、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3)過程輸出
按優先等級排雷的風險排列的風險列表及其趨勢分析是風險估計過程的輸出。
(4)過程機制
估計方法、分析工具和風險數據庫是風險估計過程的機制。機制可以是方法、技巧、工具或為過程活動提供結構的其他手段。
5.項目風險估計方法
項目風險估計至少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事件發生的概率。這個變量一般可以根據歷史情況用統計參考數據進行估算。
(2)后果的嚴重性。這個變量要求項目管理人員明確有哪些后果極其影響程度。
(3)主觀判斷。這個變量時前兩個方面的綜合,綜合反映了風險的主觀色彩,即不同的人或組織對風險由不同的感受和承受能力。風險估計應綜合考慮上述三個方面的綜合影響;同時,由于項目風險的獨特性、變動性和復雜性,風險估計、評價的方法往往因項目的情況不同而不同,通常可分為定性估算法和定量估算法。根據項目風險廣利人員掌握信息資料的不同,有確定型、風險型和不確定型三種不同類型的風險估計。這里重點討論著三種類型項目風險的估計方法。
三、項目風險應對
1.風險應對就是對項目風險提出處置意見和辦法。風險應對的依據主要有:
(1)風險管理計劃。
(2)風險排序。將風險按其可能性、對項目目標的影響程度、緩急程度分級排序,說明要抓住的機會和藥應付的威脅。
(3)風險認知。對可放棄的機會和可接受分先的認知。組織的認知度會影響風險應對計劃。
(4)風險主體。項目利益相關者中可以作為風險應對主體的名單。風險主體應參與制定風險應對的計劃。
(5)一般風險應對。許多風險可能是由某一個共同的原因造成的,這種情況下為利用一種應對方案緩和兩個或更多項目風險提供了機會。
2.風險應對過程活動
風險應對過程活動是指執行風險行動計劃,以求將風險降至可接受程度所需完成的任務。一般有以下幾項內容:
(1)進一步確認風險影響。
(2)制定風險應對策略措施。
(3)研究風險應對技巧和工具。
(4)執行風險行動計劃。
(5)提出風險防范和監控建議。
3.項目風險應對策略
共有六種:減輕風險、預防風險、回避風險、轉移風險、接受風險、儲備風險
4.項目風險監控
風險監控
風險監控就是通過對風險規劃、識別、估計、評價、應對全過程的監視和控制,從而保證風險管理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它是項目實施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工作。
風險監視
不管預先計劃好的策略和措施是否付諸實施,風險監視都一日不可缺。如果發現已作出的決策時錯誤的,就一定要盡早承認,及時采取糾正行動。如果決策正確,但是結果卻不好,這時也不要驚慌,不要過早地改變正確的決策。頻繁地改變主意,不僅會減少應急用的后備資源,而且還會大大曾加項目階段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加重不利后果。
風險控制
風險控制是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風險事故發生的概率和減少損失幅度而采取的風險處置技術,以改變項目管理組織所承受的風險程度。
5.風險監控的依據
風險監控依據包括風險管理計劃、實際發生了的風險事件和隨時進行的風險識別結果,主要內容包括1 風險管理計劃2 風險應對計劃3 項目溝通4 附加的風險識別和分析5項目評審
6.系統的項目監控方法
項目管理的系統方法有助于避免或減少引起這種不利后果的風險。這套方法的目的是為有效率、有效果的領導、定義、計劃、組織、控制及完成項目提供指導和幫助,見下表
系統的項目管理主要內容
領導 |
交流 保持方向 主動性 支持 成立小組 觀點 |
組織 |
備忘錄 新聞 程序 項目手冊 項目辦公室 報告 小組組織 工作量 |
|
定義 |
項目聲明 工作條文 |
|||
控制 |
變化的控制 應急計劃 正確的行動 會議 計劃更新 情況的收集與評價 |
|||
計劃 |
成本計算 預測 資源分配 風險控制 計劃 工作分類結構 |
|||
結束 |
學過的課程 檢查完成的部分 統計匯編 活動完成 |
|||
組織 |
自動工具 形式 歷史資料 圖書館 |
項目管理學是一門近年來興起并獲得廣泛推廣和應用的新興學科。進入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以來,項目管理學獲得了很大的發展。隨著全世界的經濟逐步向知識經濟邁進,創造和運用知識開展創新活動成了全社會人們創造財富和福利的主要手段。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當前的環境下,實施項目管理是必要的,而項目管理能夠為我們帶來的好處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合理安排項目的進度,有效使用項目資源,確保項目能夠按期完成,并降低項目成本。通過項目管理中的工作分解結構WBS、網絡圖和關鍵路徑、資源平衡、資源優化等一系列項目管理方法和技術的使用,可以盡早的制定出項目的任務組成,并合理安排各項任務的先后順序,有效安排資源的使用,特別是項目中的關鍵資源和重點資源,從而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并有效降低項目成本。
2.加強項目的團隊合作,提高項目團隊的戰斗力。項目管理的方法提供了一系列的人力資源管理、溝通管理的方法,如人力資源的管理理論、激勵理論、團隊合作方法等。通過這些方法的使用,可以增強團隊合作精神,提高項目組成員的工作士氣和效率。
3.降低項目風險,提高項目實施的成功率。項目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是風險管理,通過風險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項目的不確定因素對項目的影響。其實,這些工作是在傳統的項目實施過程中最容易被忽略的,也是會對項目產生毀滅性后果的因素之一。
4.有效控制項目范圍,增強項目的可控性。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需求的變更是經常發生的。如果沒有一種好的方法來進行控制,勢必會對項目產生很多不良的影響,保證項目順利實施。
總的來講,項目管理可以使得項目的實施順利,降低項目的風險性,最大程度的達到預期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孫慧編著,項目成本管理,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年。
[2] 戚安邦編著,項目管理學,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年。
[3] 白思俊編著,項目管理案例教程,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
[4] 楊侃等編著,項目設計與范圍管理,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年。
[5] 沈建明編著,項目風險管理,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年。
[6] 盧向南編著,項目計劃與控制,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
[7] 郭仲偉編著,風險分析與決策,機械工業出版社,1987年
[8] 盧有杰,盧家儀編著,項目風險管理,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
[9] 雷勝強編著,國際工程風險管理與保險,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6年
[10] 王家遠編著,建設項目風險管理,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4年
[11] 王卓甫編著,工程項目風險管理,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2年
[12] (美)斯坦利·伯特尼著,如何做好項目管理,寧俊等譯,企業管理出版社,2001年。
[13] (美)羅伯特·K. 威索基等著,有效地項目管理,李勝平等譯,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年。
[14] (美)杰克•吉多,詹姆斯P. 克萊門斯著,成功的項目管理,張金成等譯,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
[15] 王慶富著,項目管理實用手冊,南方日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