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存在的問題
1.不進行勘察或編造工程地質勘察報告。有許多業主為了節省一點成本,在工程項目建設之初根本就不進行工程地質勘察,或授意勘察單位編造工程地質勘察報告。這種現象一般出現在中小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中。本人曾遇見過一本地勘報告中將可塑粘土的地基承載力確定為150kPa,而將強風化巖石的地基承載力確定為100 kPa,后來在本人的質疑下勘察單位將強風化巖石的地基承載力修改為200 kPa,胡編亂造的現象可見一斑。
2.借用相近工程的地質資料。有些建筑面積較大、建筑結構相同或相近的工程,為了節省成本和工期,只在一棟建筑的地基上進行地質勘察,其他建筑在設計和施工時均使用同一本地質勘察報告中提供的參數。某住宅小區建筑面積近100萬平方,小區內住宅樓基本一致,于是在最初建設的兩棟樓地基上進行了地質勘察后,其他的幾十棟住宅樓無一例外的照搬了前兩棟樓的地基巖土參數進行設計。
3.勘察單位偷工減料。規范規定應該鉆孔的,實際進行物探;規范規定應該鉆10個孔的,實際只鉆3個孔;更有甚者,勘察單位不進行任何的現場工作,待施工單位進場開挖土石方后,根據挖出來的巖土情況補地質勘察報告。這種情況在市政道路、公路建設中屢見不鮮。
4.個人或沒有資質的小單位掛靠現象嚴重。由于勘察成本較低,只要能接到工程租臺鉆機就可施工,造成了個人或有資質的小單位無處不在的充斥在勘察市場上。
5.不重視或不進行原位試驗和土工實驗,F在許多勘察單位沒有設置實驗室,為了快速高效的出版質勘察報告,只有編造數據,本人在很多地勘報告中就看到過“根據經驗得出”的字樣。
以上是本人在工作中遇到或發現的問題,不是十分全面,只是比較普遍存在的現象。這些問題造成了安全事故頻發、重復的返工、不斷的變更設計,相比之下,成本增加和工期延長比進行地質勘察要有過之而無不及。
二 應對措施
住建部日前提出了建設項目中五大責任人終身責任制的規定,勘察項目負責人首當其沖,這是國家進一步規范勘察市場做出的又一重大舉措,然而個人覺得如果徹底解決勘察市場中的問題還應采取以下措施:
1.進一步加強法制監管。從國家到地方各級層面上都應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大對弄虛作假、胡編亂造的處罰力度,從嚴制定勘察市場的準入制度,加強對建設項目中工程勘察的審查等。
2.加強對工程勘察報告的審核。一些弄虛作假、胡編亂造的勘察報告會出現很明顯的錯誤,加強對報告的審核可以迫使勘察單位嚴格的編制報告,嚴謹的對待土工實驗。
3.規范勘察市場,杜絕掛靠等現象。隨便組織幾個人就進行工程勘察是擾亂勘察市場的根源,造成了工程勘察市場的一系列問題,應從根本上杜絕這種現象。
4.重視原位試驗、土工實驗。通過試驗和實驗取得的巖土參數能最真實的反映工程地質情況,然而一句“根據經驗得來”省略了工程勘察中最重要的環節,使得地質勘察報告成了一紙空文,因此必須重視原位試驗、土工實驗。
工程勘察對工程質量、進度、安全、造價等都有著重大影響,因此必須要重視工程勘察,對勘察市場中存在的問題必須及時徹底的解決,解決這些問題還需各位同仁的不懈努力,且任重而路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