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個人如此,一個企業也是如此,唯有在清晰的戰略規劃的指引下,才能邁出穩健的步伐。近年來,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隧道股份”)在上海,乃至全國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始終跑在最前列。但在輝煌的同時,該公司從未停止過對未來發展方向的思考。該公司認識到,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大型財團和工程承包商攜手共建BOT項目,是當前推動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有效辦法,也是施工企業拓寬自身生存空間、提高贏利能力的新機遇。
因此,從1998年開始,隧道股份積極利用自身的施工技術優勢和股份制公司的融資優勢,開始了“總承包和投資并舉發展”的二次創業,這種嘗試的結果是令人欣喜的:既為政府緩解了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壓力,同時也為自身贏得了較為穩定的中長期收益。從2005年開始隧道股份的投資收益達到公司年收益的60%以上。
進入BOT領域的初衷
隧道股份作為一家隧道施工的專業公司,參與隧道、公路等市政BOT項目的投資環節并承擔項目建設和運營,主要是基于以下幾點考慮:
有利于企業獲得持續、穩定的收益。建筑企業對國家固定資產投資狀況依賴性比較強。因此,對于純粹的施工企業來講,能否獲得持續、穩定的收益是其自身無法控制的。如何尋找新的方式來拓展自身生存空間,是隧道股份在新時期必須考慮的課題。國家《建設事業“十五”計劃綱要》曾經明確指出建筑業增加值巨大,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缺額擬通過引入社會資金以BOT等形式解決,這為以上市為契機的隧道股份帶來了商機。雖然BOT方式會增加公司經營風險,但是通過前期投資和后期項目運營,可以使企業獲得多樣化發展。同時,參與項目的經營管理又可以保證公司穩定的利潤來源。投資開展BOT項目,也是公司由單一施工企業向國際化工程承包集團轉型的重要一步。 項目經理博客
可以降低項目風險和施工成本。作為一個專業性極強的隧道施工企業,參與項目投資的同時承擔施工任務,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項目的施工風險、技術風險、完工風險,從而降低整個項目的風險和施工成本。隧道股份既可以在施工中獲取一定的施工利潤,又可以減少投資總量,增加投資回報。在隧道股份以BOT模式承接的常洪隧道項目運作過程中,該公司充分利用潮汐規律,在確定干塢塢底標高時減少挖掘深度1.15 m,由此節約土方挖掘量19.14%,節約挖掘與運輸成本費用108.5萬元(未計算回填等方面的成本節約)。
有利于實現資金的良性循環。某一項BOT項目建成運營之后,公司可隨時根據需要,把持有的股權轉讓給其他投資者,由此獲得一定的風險收益;也可以通過運營獲利,實現資金的良性循環。
有利于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通過BOT項目可以培養一批熟悉管理、金融、營銷、技術、建筑、財務、法律、保險等領域的專門人才,以及一批具有廣闊知識面與實踐經驗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隧道股份在BOT領域的發展狀況
隧道股份1993年改制,成為全國施工行業第一家發行股票上市的企業,1994年1月28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時,總股本僅為8432.67萬元,可謂一葉小舢板直入大海。
轉自
上市后的隧道股份通過數次再融資,在國有控股股東的大力支持下逐漸壯大。從1998年開始,隧道股份利用自身在施工領域的技術優勢和股份制公司融資的優勢,嘗試采取BOT模式承接浙江寧波常洪隧道項目。
常洪隧道工程總投資4.98億元。為完成此項目而成立的寧波常洪隧道發展有限公司由隧道股份、上海城建(集團)公司、寧波市五環發展有限公司出資,比例為45%、45%、10%,注冊資本為1.4億元,銀行貸款3.6億元。股權變更后隧道股份持股90%(1.26億元),寧波華茂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0%。項目計劃建設期為2年10個月(1999年9月-2002年7月),由于主要投資方隧道股份具有市政公用工程總承包特級資質,精通隧道工程建設,使得工程施工進展非常順利,隧道提前7個月建成,并于2001年12月底完成交工驗收。該工程獲得了中國詹天佑獎和浙江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項目經營期為20年,回報形式為車輛通行收費收入。
在具體操作層面,項目實施遵循一系列計劃部署,以抓好多渠道融資和工程管理為工作核心,借鑒多家股東單位的工程管理經驗,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工程管理網絡。
在資金運作和管理上,由投資監理公司對整個項目的融資、資金使用、工程款撥付、工程決算等進行全方位的監管和顧問咨詢,并在工程竣工后對整個項目進行審計。
在法律上,公司聘請律師事務所對項目開發經營提供全過程的專業法律服務,并圍繞特許經營權協議這一BOT項目的核心法律文本進行了一系列的談判和協調工作。
總承包和投資并舉發展,提高了公司抗風險能力,隧道股份自投資常洪隧道BOT項目之后又先后投資了三個BOT項目和兩個BT項目(基本是隧道和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帶動了投資業務的發展,投資業務又促進了施工總承包的經營。1998年隧道股份在類似項目投資上的總額達到了42.9億元,同時由投資得到的施工總承包工程的產值達20多億元。從2005年開始,隧道股份的投資收益達到了公司年收益的60%以上。截止2006年底,隧道股份的注冊資本增至5.91億元,總資產96.31億元,企業明顯得到了壯大。
項目風險歸類及規避
從投資者能否直接控制的角度來劃分,項目風險可分為自身風險和環境風險兩類。本文主要結合常洪隧道項目歸納一下項目風險種類以及相應的規避方法。
項目的自身風險。項目的自身風險是指與項目建設和經營管理直接相關的風險。對于投資者來講,這屬于可控制風險,具體包括以下幾種:
項目建設風險。建設風險發生在項目建設期間,如工程費用超支、工期延誤、工程質量不合格等。為降低風險,選擇有資信、有實力的承包商相當關鍵。在常洪隧道的建設中,隧道股份作為投資商同時又有豐富的施工經驗,因此,建設期的風險最小,可控度最高。
項目運營風險。隧道項目有其特殊性,在運營過程中確保隧道照明、通風設施的完備以及持續正常運轉非常重要。相關能源、原料的價格波動及供應的可靠性變化,都可能影響整個項目的正常運營,并且在整個運營成本中占很大比重。我們認為,與供應商簽訂長期的能源、原料供應合同,是減少這種風險的有效方法。(車流量減少屬于運營期的系統風險,此處只論述運營期的非系統風險。) 項目經理博客
項目技術風險。項目建設完工后在運營期間仍有可能會出現技術故障,為防范此類風險,應采用成熟的技術,如果技術故障是由承包商造成的,可用承包商的履約保證來限制和轉移風險。技術維修和更新的風險一般由負責項目運營的公司通過運營應急費、備用貸款和支持貸款來承擔。
項目管理風險。項目在運營過程中也可能因管理不善而導致虧損。因此選擇有資信、有管理經驗的運營商有利于提高項目運營管理效率、減少風險。如果條件成熟,可以讓運營商適當地參與設備安裝階段的工作,這樣可以使運營商提前熟悉運營環境,熟悉相關設備的狀況,避免因設備型號等問題扯皮,降低后期運營成本。
項目的環境風險。項目的環境風險指項目受到經濟、環境變化影響而遭受損失的風險。這類風險企業難以控制,在很大程度上也難以預測,因而項目的環境風險屬不可控制風險,具體包括以下幾種:
市場風險。降低項目市場風險可從兩方面入手,一是項目投資者建立一套合理的價格體系。二是向政府申請由其提供BOT項目附近設施或土地的開發權。如香港與九龍的海底隧道項目,政府將該項目附近8個公寓小區的多座33層公寓的開發權授予項目公司。此外還可以通過談判明確投資回報率或由政府提供產品購置擔保,分擔市場風險。
匯率風險。規避匯率風險的最佳方法是盡量避免貨幣的兌換,協議項目收入為本國貨幣和外幣按一定比例的組合,用本國貨幣支付日常經營管理費用和股東紅利等,用外幣支付購買國外的能源及原料等以外幣形式發生的費用。如果無法做到,則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強幣或弱幣。
利率風險。利率的風險由政府和項目公司共同分擔,規定在一定比例之內的利率變化由項目公司承擔,當超過一定比例時,由政府補償項目公司的損失。
政治風險。政府為吸引投資商,往往做出多種承諾,包括擔保項目的最低收益率、免稅、減稅等鼓勵措施。但如果項目融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特定稅收政策、價格政策、外匯政策等因素,并以這些政策作為重要的信用支持來安排項目貸款,那么政治風險將變得更加敏感和突出。可以通過尋找強大的項目合作者,或吸引國際的多邊機構(如世界銀行的國際金融公司)參與來降低風險。
不可抗力風險。主要采取保險的方式轉移不可抗力風險。保險公司不能投保的則由項目公司和政府分擔。
總之,只有全面、清醒地認識各種風險,把風險合理分攤給最有能力完成該項任務、最有能力化解該類風險的參與方,才可能取得預期的投資收益,實現多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