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D工法由日本90年代初開發研制,是能在各類土層和砂礫石層中連續成墻的成套設備和施工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鏈鋸式刀具箱豎直插入地層中,然后作水平橫向運動,同時由鏈條帶動刀具作上下的回轉運動,攪拌混臺原土并灌入水泥漿,形成一定厚度的墻。其主要特點是成墻連續、表面平整、厚度一致、墻體均勻性好。主要應用在各類建筑工程、地下工程、護岸工程、大壩、堤防的基礎加固、防滲處理等方面。
TRD工法的特征
1)穩定性高
與傳統工法比較,機械的高度和施工深度沒有關聯(約為10米),穩定性高、通過性好。
側翻事故為“0”!施工過程中切割箱一直插在地下,絕對不會發生傾倒。
2)成墻質量好
與傳統工法比較,攪拌更均勻,連續性施工, 不存在咬合不良, 確保墻體高連續性和高止水性。
成墻連續、等厚度,是真正意義上的“墻”而絕不是“籬笆”。
可在任意間隔插入H型鋼等芯材,可節省施工材料,提高施工效率。
3)施工精度高
與傳統工法比較,施工精度不受深度影響。
通過施工管理系統,實時監測切削箱體各深度X、Y方向數據,實時操縱調節,確保成墻精度。
4)適應性強
與傳統工法比較,適應地層范圍更廣。可在砂、粉砂、粘土、礫石等一般土層及N值超過50的硬質地層 (鵝卵石、粘性淤泥、砂巖、油母頁巖、石灰巖、花崗巖等)施工。
5)成墻品質均一
連續性刀鋸向垂直方向一次性的挖掘, 混合攪拌及橫向推進, 在復雜地層也可以保證均一質量的地下連續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