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18日,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主辦的數字化轉型下工程綜合管理能力提升研討班在重慶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成果舉辦。此次研討班緊扣國家“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的戰略部署,旨在為各級各類管理及技術人員搭建一個深度學習、交流與實踐的平臺,助力行業人才在數字時代浪潮中提升工程綜合管理能力,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理事長劉漢龍,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吳華勇出席了研討班開班儀式。本次研討班邀請了行業主管部門及工程綜合管理數字化運行領域的眾多專家授課,內容聚焦當前重點領域,分享了行業政策、行業管理、技術手段、模式創新等面向實踐的業務能力。通過專題講座、案例分享、現場考察等多種形式,深入探討了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工程綜合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術,收獲頗豐,成效顯著。
開班儀式
開班儀式由重慶大學產業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葛垚主持。
開班第一講
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理事長劉漢龍主持致歡迎辭并分享名為《低碳發展新策略——生物建造》的主題講座,
劉漢龍院士圍繞微生物建造、植物建造、動物建造和仿生建造4 個核心領域,從理論、技術、材料、裝備、檢驗檢測和工程案例等方面進行了系統闡述。例如,微生物固化土 3D 打印裝備的研發與應用,為低碳建材制造提供了新路徑;大足石刻微生物修復技術,在文化遺產保護中實現了生態修復與低碳技術的結合;漢麻混凝土在冬奧賽道的應用,展現了植物基材料在綠色建筑中的潛力。
講座中,劉漢龍院士還結合織布鳥筑巢、蜜蜂建蜂房等自然案例,生動闡釋了生物建造的科學內涵,提出 “讓建筑具有生命體征” 的理念革新,為傳統建造技術轉型指明了綠色化、生態化路徑,助力我國 “雙碳” 戰略目標的實現,也為相關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專題講座
專題講座:建筑智能建造技術探索現狀與發展趨勢
主講人: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鋼結構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智能建造實驗室主任劉界鵬
劉界鵬教授詳細介紹了當前建筑智能建造技術的最新進展,包括數字勘察、數字設計、智能生產、智能施工、智能管理、建筑機器人等方面,并展望了未來的發展趨勢。智能建造是工程建造與人工智能的融合技術,是工程建造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專題講座:復雜工程數智化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總體籌劃和控制
主講人:同炎數智科技(重慶)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后榮
李后榮總工程師通過重慶科學谷、深圳桂灣學校等實際項目案例,展示了數智化全咨詢的落地實施與價值創造。深入探討了數智化在全咨詢中的應用,包括數智策劃、數智設計、數智施工、數智管理及數智運營,展示了數字化手段如何提升工程咨詢的效率與質量。
專題講座:數字化時代Al技術提升工程綜合管理能力的路徑與典型案例分析
主講人: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副教授,大數據、物聯網智能化專家萬里
萬里教授介紹了AI技術在工程管理領域的應用范圍及其提升工程綜合管理能力的具體路徑。通過案例講述,學員們了解到AI技術如何助力工程規劃的智能決策、成本精準控制以及質量與安全問題的預測與防范。
專題講座:機器學習與巖土工程應用
主講人: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學院副院長,國家青年人才計劃入選者仉文崗
仉文崗教授系統講述了機器學習方法在巖土工程領域的研究成果,并對先進前沿的算法和研究方向進行了展望。展示了機器學習在彌補傳統計算方法不足、提升巖土工程分析效率與精度方面的巨大潛力。
專題講座: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賦能城市建造與改造
主講人: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教授,中國自動化學會建筑機器人專業委員會委員程國忠
程國忠教授從高層住宅數智設計、工程結構智能檢測、智慧工地、螺栓緊固機器人以及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五個方面,展示了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如何為城市建造和改造注入新的活力。
專題講座:高速公路行業的數字化探索與實踐
主講人:重慶高速集團科技信息部副總經理、大數據中心副主任江卓
江卓副總經理通過一系列實際案例和數字化系統,展示了高速公路行業在建管養運等全過程管理中的數字化轉型探索和實踐工作。為學員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借鑒,展示了數字化技術在提升高速公路管理效率與質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專題講座:重慶市數字工地建設政策與實踐研究
主講人: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總站數字建設科副科長張志曉
張志曉科長分析了重慶市數字工地發展歷史、背景和相關政策落地效能,介紹了國家關于房屋市政工程數字工地標準體系,并探討了重慶市房屋市政工程領域數字工地建設改革方向。
專題講座: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建造管理
主講人:中冶賽迪信息技術(重慶)有限公司產品運營總監史飛
史飛總監針對工程項目設計、施工、運營各自為政、數據不能有效貫通的問題,提出了構建全生命周期智能建造平臺的解決方案。通過實際案例,他展示了如何通過數據驅動業務管理,實現項目管理從單維度、粗粒度向多維度、細粒度的躍升。
現場考察
黃桷沱長江大橋智慧工地
黃桷沱長江大橋作為市級重點項目——渝長高速復線連接道工程的主要控制性節點工程。為貫徹數字重慶建設的號召,以數字賦能為手段,通過數據流整合決策流、執行流、業務流,重慶城投基礎設施建設有限公司在充分總結經驗、對標國內一流的基礎上,依據“數字城投”的總體戰略目標,以“三專(專人、專業、專心)、三預(預判、預防、預警)”為行動方針,打造智慧管理智能監控指揮中心。黃桷沱長江大橋項目已形成“現場可視、數據可查、進度可知、質量可控、安全可防、違規可糾、預警可報、全程可溯、效益可增、模式可行”的管理體系,實現了工程建設的數字化、精細化、智慧化管理。
研討閉幕式上,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黨支部書記、副理事長,重慶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張京街發表閉幕致辭,閉幕致辭后,張京街書記及吳華勇常務副秘書長為學員頒發結業證書。
張京街書記致閉幕詞
為學員頒發結業證書
本次研討班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為學員們提供了一個深入了解數字化轉型在工程管理中應用的平臺,幫助他們提升工程綜合管理能力,為企業在數字經濟時代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