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屆全國地基處理學術討論會在渝召開
5月8日至9日,由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分會主辦,重慶大學、重慶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巖土工程分會、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環境巖土工程分會承辦的“第十六屆全國地基處理學術討論會”在重慶召開。
中國工程院鄭穎人院士、中國工程院龔曉南院士參與了此次大會。大會由中國工程院龔曉南院士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重慶大學劉漢龍教授擔任組織委員會主任。來自相關領域的國內外400余名教授、專家、學者及企業高層歡聚一堂,共同探討了以“一帶一路地基處理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的地基處理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會議包括地基處理新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復合地基理論與實踐、地基處理工程勘察技術、地基處理設計計算理論、地基處理施工設備、地基處理質量檢測方法、山區高填方地基處理、吹填超軟土地基處理、吹填珊瑚礁砂地基處理、山區公路與鐵路地基處理等諸多領域,展示了地基處理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
開幕式主持人陸新教授
在此次大會上,龔曉南院士再次將他二十一年前(1999年)提出的“關于巖土工程規范”的看法帶到了大會屏幕上,指出“應該根據巖土工程特點來指定規范,來對待規范。巖土工程規范宜粗不宜細,各項條款應該原則一些”。同時提出了“關于復合地基形成條件、關于樁的植入技術、關于巖土工程規范、關于地基承載力、關于巖土工程勘察”等幾個地基處理應該給予重視的問題。
中國工程院龔曉南院士作題為《地基處理應重視的幾個問題》的大會報告
重慶大學劉漢龍教授、東南大學劉松玉教授、天津大學鄭剛教授及周海祚副教授、陸軍勤務學院陳正漢教授、南洋理工大學楚劍教授、堪薩斯大學韓杰教授、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董志良教高、中冶建筑研究總院周國鈞教高、中國建筑西南勘察設計研究院鄭立寧教高、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吳江斌教高等諸多國內外地基處理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在大會中做了相關報告,此次大會的學術報告總數更是達到了近90個。
重慶大學劉漢龍教授作題為《大面積陸域吹填超軟土地基快速加固技術與應用》的報告
地基處理領域不止是技術、理念等在不斷創新,研究人員數量也在不斷提升。在參加此次大會報告的專家、學者中有81歲高齡的中冶建筑研究總院的周國鈞教高,也有大批剛加入地基處理領域20出頭的博、碩士研究生,年齡的跨度也成了此次大會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地基處理討論會舉辦權交接儀式
為期兩天的會議,對地基處理技術的開發應用、地基工程勘察技術、設計計算、施工設備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深入地探討,也為地基處理領域的后續發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