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科青聯文〔2015〕15 號
重慶市科技青年聯合會關于
推薦首屆重慶市十佳科技青年獎候選人的函
重慶市科技青年聯合會關于
推薦首屆重慶市十佳科技青年獎候選人的函
各區縣(自治縣)科協,企事業科協,市科協所屬學會、協會、研究會,科青聯會員單位:
根據重慶市民政局《2015 年全市性社會組織評比達標表彰項目立項公告》,經2015 年4 月17 日第87 次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
6 月3 日第75 次市委常委會議審定,同意設立“重慶市十佳科技青年獎”為全市性社會組織評比達標表彰常設項目,由重慶市科技
青年聯合會(以下簡稱市科青聯)主辦。
經市科青聯主席辦公會研究決定,現就開展首屆重慶市十佳科技青年獎推薦評選工作的有關事項函告如下:
一、候選人應具備的條件
(一)擁護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獻身、創新、求實、協作”的科學精神,學風正派。
(二)符合以下條件之一:
1.在自然科學研究領域取得重要的、創新性的成就和作出突出貢獻;
2.在工程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的、創造性的成果和作出突出貢獻,并有顯著應用成效;
3.在科學技術普及、科技成果推廣轉化、科技管理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產生顯著的社會效益或經濟效益。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男性候選人不超過40 周歲(1975年1 月1 日及以后出生),女性候選人不超過45 周歲(1970 年1
月1 日及以后出生)。
二、推薦渠道
(一)各推薦單位負責本地區、本部門或單位的推薦工作,其中區縣(自治縣)科協推薦在本區縣(自治縣)工作的候選人,
無合適人選可不推。
(二)現役軍人只能申報評選重慶市十佳科技青年獎,不推薦為重慶市第十四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的候選人。
三、表彰獎勵和推薦名額
重慶市十佳科技青年獎每年評選一次,每次表彰獎勵10 名。
重慶市十佳科技青年獎獲得者排名靠前的,將直接成為重慶市向中國科協推薦的中國青年科技獎候選人(現役軍人除外)。
各推薦單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申報,最多申報3 名。
四、推薦工作要求
(一)堅持“公開、公正、公平、擇優”原則,拓寬推薦渠道,
嚴格評選條件,保證評選質量。
(二)人選推薦要向長期在國內科研與生產第一線工作的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傾斜,注意推薦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工作的優
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被推薦人的科技成果應以在國內作出的成果為主,被推薦人應為主要完成人或主要貢獻者。
(三)各推薦單位將擬推薦的候選人統一匯總審核后推薦申報。
(四)候選人推薦材料是重慶市十佳科技青年獎評審的主要依據,要求重點突出候選人的創新性成就和貢獻。電子版材料與
紙質材料應保持一致,非學術性報紙刊物的有關報道不作為證明材料。推薦材料要客觀、準確,對于推薦材料填報不實的,實行
一票否決。
(五)候選人推薦材料不得涉及國家秘密,并出具所在單位關于非涉密的證明。
五、推薦材料報送要求
(一)電子材料報送要求各單位請在重慶市科技青年聯合會網站下載相關資料(http://www.cqkql.com/),推薦的候選人填報《重慶市十佳科技
青年獎推薦表》后,請于2015 年11 月10 日前由推薦單位統一傳送至指定電子郵箱。工作人員可加入重慶市十佳科技青年獎QQ
群(群號423392351)。
(二)書面材料報送要求
各推薦單位于2015 年11 月11 日前報送候選人書面材料。逾期不予受理。謝絕候選人本人報送材料。
書面材料包括:
1.推薦工作情況報告一份。
2.《重慶市十佳科技青年獎推薦表》一式15 份。其中2 份原件,13 份復印件。
3.有關附件材料一份(裝訂成冊)。包括:
(1)公開發表的主要論文及專著(論文限3 篇、專著限1 本);
(2)主要科技成果目錄;
(3)被他人引用的論文、專著證明材料;
(4)技術鑒定證書及知識產權證明材料;
(5)技術應用證明材料;
(6)獲得表彰獎勵證明材料;
(7)其他材料。
六、聯系方式
重慶市十佳科技青年獎評選辦公室(重慶市科技青年聯合會秘書處)
聯 系 人:陳 波 林君明
電 話:63004892 63002954
通訊地址:重慶市渝中區雙鋼路3 號科協大廈1701 辦公室
電子郵箱:kqlcq@126.com
附件:重慶市十佳科技青年獎推薦表(樣表)
重慶市科技青年聯合會
2015 年10 月26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