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bel id="dn98v"><meter id="dn98v"></meter></label><label id="dn98v"><meter id="dn98v"></meter></label>
    
    
    <li id="dn98v"><meter id="dn98v"><th id="dn98v"></th></meter></li>
  • <span id="dn98v"><optgroup id="dn98v"><center id="dn98v"></center></optgroup></span>
    重慶市土木建筑學會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政策法規 » 部委規章 » 正文

    國家經貿委關于加快建立中小企業社會化信用體系有關問題的報告

    發布日期:2011-07-03  瀏覽次數:1284
    國務院:

      信用是市場經濟的重要基礎。規范有序的市場經濟需要建立有效調動社會資源和規范交易行為的信用制度。完善的信用體系是企業正常經營和國民經濟健康運行的基本保證。沒有信用,市場規模難以擴大,個人消費信貸缺乏基礎,中小企業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融資問題,民間投資也難有實質性推進。為此,2000年底召開的全國中小企業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把建立中小企業社會化信用體系作為2001年中小企業工作的重點。

      2001年4月,我委會同工商總局、人民銀行等10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中小企業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國經貿中小企[2001]368號),初步提出了以中小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以全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工商企業信譽管理體系為基礎,以政府推進、市場運作為基本原則,實現信用信息的聯合征集、專業評估、權威發布和多方共享的社會化信用體系的基本思路,這是目前國家指導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的第一個專門文件。同時,我們還專門召開會議,與有關專家和信用中介機構負責人講究方案,并配合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民建中央進行深入調查研討。上海、北京、甘肅、鎮江等省市也進行了積極探索。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當前社會化信用體系建設進展情況

      (一)上海市探索建立以個人信用為主體的信用體系

      根據國務院領導同志批示,1999年7月,上海市政府率先啟動個人信用聯合征信試點。其主要特點是:以自然人為主體,以消費信貸為主要服務領域,以政府推動設立的上海資信有限公司為載體,實現銀行同業內個人信用信息的聯合征集、評價與發布。

      主要做法大致分三步:第一步,由上海市信息辦和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聯合下發《上海市個人信用聯合征信試點辦法》,由上海資信有限公司商各商業銀行實行個人信貸的聯合征信;第二步,由資信公司向銀行或消費者本人提供信用報告,以推動消費信貸,將信用報告從為金融業服務開始,逐步向社會其他相關行業及個人開放;第三步,以建立信用檔案為基礎,形成信用報告查詢、個人信用評估多種評分卡模型、個人資質證明的梯次化發展的布局。初步建立了個人信用聯合征信有關政策及法律框架,形成了個人聯合征信業務運作模式,制訂了個人信用考評指標體系和聯合征信辦法等。

      該試點運行一年多來,在掃除信貸盲區,有效遏制金融欺詐,推動消費信貸,改善區域信用環境及規范市民信用行為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效果。截止2001年8月底,已匯集120萬張準貸記卡、50萬筆個人貸款和240萬移動通訊入網用戶的個人信用信息,在全市開通近300個查詢終端,共接受查詢16萬筆,出具信用報告9.3萬份,日均查詢量900次,查得率80%。目前,上海市個人消費信貸占銀行信貸總額的比例已達10%(全國平均為2-3%)。其中,個人信用體系的初步建立發揮了重要作用。考慮到信用信息完整性的內在要求和中小企業的自身特點,以及中小企業法定代表人在中小企業征信中的重要作用,上海市現正依托個人征信拓展中小企業征信業務,為全國構建中小企業信用體系提供經驗。

      (二)北京市構建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信用體系

      北京市委、市政府從首都的實際出發;確立了以中小企業為主體建立社會化信用體系建設的思路。其主要特點是:以企業為主體,以企業各類信用信息為主要服務領域,以政府構建信息平臺為依托,實現點、線、面聯動。

      ——以中關村園區為單位的“點”試點。該試點通過成立園區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組建信用信息中心、培育信用中介機構及構建信用市場等探索建立符合市場要求、與國際接軌、有利于園區發展的企業信用體系模式。其主要做法是,通過信用信息服務中心將政府部門(工商、銀行、統計、稅務、質檢、社保等)有關園區企業的信用信息初步加工整合,統一對信用中介機構開放;信用中介經政府部門資格認證后,依據有關規定,向信用中心有償征集企業信用信息,以便為銀行、企業、社會中介及其他機構提供信用產品或服務。目前,中關村已初步形成以信息中心為平臺的社會化、開放式的信用體系,并開始試行守信企業信譽免檢制度。

      ——以市工商系統為單位的“線”試點。該試點由兩部分組成:一是通過互聯網建立信譽庫,包括企業的身份、守法和經營等信息;二是建立企業電子版營業執照,依此確認企業身份及查詢其他企業的基本情況及信譽記錄。2001年7月已開通全國第一個在線企業信用查詢系統——北京市工商企業信用身份核查中心,社會各界可通過互聯網查詢北京市60萬戶企業的信用身份和失信企業的“黑名單”。最近,市工商局與市地稅局數據庫互連,僅海淀區地稅局的稅源戶即增加30%。    ——以全市為單位的“面”試點。該試點明確政府的定位和功能,著力探索市場運作模式和驅動機制。即依托首都公用信息平臺——首都信息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為主體組建股份制信用中介公司,開展信息征集、信用評估、信息披露和信用服務等業務。目前,該平臺已擁有143萬人(計劃發展到1000萬人)和7萬戶企業的信用數據庫。同時,市政府擬成立由常務副市長孟學農為組長、副市長林文漪為副組長,市經委、人行等有關部門參加的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全力推進該項工作。

      (三)甘肅、鎮江等地探索建立中小企業信用制度

      甘肅省擬在全省發布《中小企業信用通則》(包括合約管理、營銷預警、商帳催收和財會制度等中小企業內部信用管理制度),明確企業守信規則,加大企業失信成本,逐步形成“守信褒揚、失信征戒”的威懾效應。為此,成立了經貿委、財政、金融、稅務、工商、海關、質檢、公安等部門組成的省中小企業信用管理工作聯合辦公室,負責指導、協調和組織全省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鎮江市正在組織實施中小企業信用工程,建立信用發布與獎懲制度。對連續三年信用記錄良好的企業,在工商年檢、資金籌措、質量監督、報關審查、上市推薦等方面建立“綠色通道”;對信用等級最低的中小企業實行“黑名單”控制,由各相關職能部門實行聯合制裁,并對企業經營者個人不予任何授信。

      (四)信用中介機構應運而生

      我國的信用管理與征信行業誕生于90年代。經過近10年的發展,目前已擁有信用征集、信用調查、信用評價、信用咨詢及風險管理等各類信用中介100多家。這些中介機構大都是自發形成,資金及市場規模普遍不大(年營業額1000萬元以上的不超過5家)。其中,新華信公司、華夏國際信用咨詢公司、首信公司、大公國際資信評估公司、華安商業信用風險管理公司、聯合資信評估公司和中國聯合信用網、紅盾315網等都是發展較快、知名度較高的公司。據專家介紹,目前,我國信用管理機構已能在10-15個工作日內完成對全國近萬戶企業中任一戶企業的資信調查。

      二、建立中小企業社會化信用體系的問題及建議

      當前,建立中小企業社會化信用體系存在的問題:全社會的信用意識、信用需求和信用觀念十分薄弱;信用信息資源的采集、評價、開發及披露缺乏法律依據;一些部門對信息資源有所壟斷或分割,致使信息難以實現整合與共享;信用管理與征信行業發展滯后,自律機制尚未形成;政府的協調、推動和準入、監管職責不到位,資金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夠強等。這些問題抑制了信用體系建設的快速健康發展。據統計,1999年全球用于企業信用信息的市場容量約29.2億美元,其中亞洲市場占26.1%,我國僅占亞洲市場的1.5%(含香港約1000萬美元)。顯然,國內信用市場亟待發育。結合國際成熟經驗和各地實踐,為加快建立中小企業社會化信用體系,我們建議:

      (一)選擇具備條件的省市進行中小企業社會化信用體系試點

      信用體系建設是一項具有長期社會效應的系統工程,只有實踐先行,探明路徑,才能以點帶面推動全國。考慮到中小企業占我國企業總量的98.5%,其信用狀況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整個社會的信用水平,可以由此起步;同時,中小企業大都是地方企業,按照“分級管理”的原則,開展地方試點有利于建立區域社會化信用體系。為此,建議由國務院辦公廳(或全國推動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上海、北京、甘肅和鎮江等具備條件的省市作為中小企業社會化信用體系試點地區,在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建立中小企業信用制度、發揮信用中介的主體作用和營造社會信用的法制環境等方面積極探索。各地試點方案及試點辦法由省市人民政府自行確定,報國務院辦公廳(或全國推動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備案。

      (二)加強部門和行業間的協調,推動同業征信向聯合征信過渡,提高信息資源的綜合效益

      信用信息的價值在于全面、完整和頻繁使用,任何不完整或不連貫的信息都難以體現或大大削弱其價值。現實情況是,各部門、各行業都掌握著部分信用信息資源,建立社會化信用體系的前提,就是要解決同業征信向聯合征信的過渡。按照國際通行的做法,涉及公眾利益的信用信息,通過立法來實行強制征信。考慮到我國立法滯后,首先需要通過地方政府制定有關規定實現聯合征信,有效配置信用信息資源,同時探索內在的利益驅動機制。為此,建議授權各試點省市人民政府就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規、現有信息資源的整合、信息公共平臺及接口,以及必要的資金與政策支持等問題進行探索,制訂明確意見,以推進試點工作,為制訂全國性法律法規積累經驗。

      (三)強化對信用中介的準入與監管,培育信用中介市場

      在試點過程中,政府的前期作用是加大協調與推動力度,后期作用主要是加強對信用中介的準入與監管。隨著市場機制與法制環境的逐步完善,政府的作用應逐步減弱,使試點工作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并遵循市場法則運行。

      在信用體系建設中,信用中介機構應逐步成為信用市場的主體。信用中介的完善關系到信用體系和制度的真正形成和建立。建議在試點地區選擇社會信譽好、服務水平高的信用中介機構進行示范,以盡快提高其執業水平,培育出一支符合國際通則、規范運作的信用中介隊伍。

      試點省市人民政府要制定信用中介機構的準入制度,加強資格認證管理,規范服務行為,加強過程監管。在信用立法制定前,可對信用中介試行委托授權制度,確保權責一致。同時,要切實發揮銀行、工商、信用中介協會在失信懲罰上的作用。

      在推動上述工作的同時,我們將繼續抓好10部門《關于加強中小企業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的貫徹落實工作,抓緊起草《推進中小企業社會化信用體系試點的實施意見》,為試點工作提供立法依據。

      專此報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

    二○○一年十月二十四日
     
    [ 文章搜索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免费观看黄网站| 二女一男女3p完整版在线观看| 欧美又大粗又爽又黄大片视频|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 青青青国产视频|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免费观看|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 国产专区中文字幕| 美女主播免费观看|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 痴汉の电梯在线播放|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网站品爱网| 毛片基地看看成人免费| 亚洲精品456| 欧美与黑人午夜性猛交久久久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专区| 精精国产XXXX视频在线| 十六以下岁女子毛片免费| 激情内射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美女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伦理电影|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欧美xxxxxxxxxx黑人|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国产精品综合网| 黄色毛片视频免费| 国产免费内射又粗又爽密桃视频| 精品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 男同精品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人人澡人人爽人人|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久青草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免费专区|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可观看| a级毛片免费全部播放无码|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538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