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規范中的不統一
《巖土工程勘察規范》(2009年版)中的巖土分類里命名為黏性土,黏性土根據塑形指數進一步劃分為粉質黏土黏土。
《土的工程分類標準》(GB/T 50145 2007)采用的也是黏土。
《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 2011)采用的也是黏土。
而一些行業規范里面,如《架空送點線路基礎技術規定》(DL/T 5219 2005)里采用的是粘土。而且同是電力行業標準,《火力發電廠巖土工程勘測描述技術規定》里面采用的反而是黏土。這種不統一,嚴重影響規范和規程的標準性、專業性和嚴肅性。
查各種詞典可以綜合發現:
“黏”字讀nián,表能把一種東西附著在另一種東西上的性質。“粘”字讀zhān或者nian,表黏性物(或用黏性物)把物體連接起來。
“黏”字用于:黏稠、黏度、黏附、黏糕、黏合、黏糊糊、黏米、黏膜、黏土、黏性、黏液、黏著,“粘”字用于:粘膠、粘連、粘貼, 說“這東西真nián”,要用“黏”字;說“把這張紙zhān上”,要用“粘”字。
"粘"是多音字,作動詞讀zhan。作形容詞度nian,意思同"黏"。"粘"還是姓,讀Nian。
"黏",是單音字,意義同"粘"的形容詞。
本次建議采用黏,釋義單一,就是形容詞,各個版本的規范可以統一用詞,讓人不易混淆。
黏土是含沙粒很少、有黏性的土壤,水分不容易從中通過才具有較好的可塑性。一般的粘土都由硅酸鹽礦物在地球表面風化后形成。一般在原地風化,顆粒較大而成分接近原來的石塊的,稱為原生黏土或者是一次黏土。這種黏土的成分主要為氧化硅與氧化鋁,色白而耐火,為配制瓷土之主要原料。
黏土這種柔可繞指的泥土在我國遠古時期就被人們廣泛使用,至仰韶文化時代制陶工藝技術就已達到相當成熟的水平。先民們利用粘土的塑性、焙燒性得到具有實用效果的抗水性的石質性器物——陶瓷器,它對人類的古代文明與文化發展曾起到相當大的作用。粘土在引進制瓷胎體過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是粘土的可塑性使陶瓷坯泥賴以成形的基礎;是粘土使注漿泥料與釉料具有懸浮性與穩定性;粘土一般呈細分散顆粒,同時具有結合性;粘土的出現使其成為陶瓷坯體燒結時的主體,形成瓷器中莫來石晶體的主要來源。
粘土是一種含水鋁硅酸鹽產物,是由地殼中含長石類巖石經過長期風化和地質的作用而生成的,在自然界中分成廣泛,種類繁多,藏量豐富,是一種寶貴的天然資源。
粘土具有顆粒細、可塑性強、結合性好,觸變性過度,收縮適宜,耐火度高等工藝性能,因而,粘土是成為瓷器的基礎。它主要有瓷土、陶土和耐火土粘土等三類,據礦物的結構與組成的不同,陶瓷工業所用粘土中的主要粘土礦物有高嶺石類、蒙脫石類和伊利石(水云母)等三種,另外還有較少見的水鋁石。
粘土礦物的主體化學成分是硅鋁氧化物和水,其特征是與適量水結合可調成柔可繞指的軟泥,具有可塑性,將塑性成形的泥團燒后會變成具有一定濕度的堅硬燒結體。正是由于這種特性使它與人類生活發生了聯系。從久遠的制瓷經歷數萬年的發展直到今天,仍是制瓷胎的最基本的原料。
粘土一般由硅酸鹽礦物在地球表面風化后形成。但是有些成巖作用也會產生粘土。在這些過程中粘土的出現可以作為成巖作用進展的指示。
含有粘土的土壤非常容易結合水、礦物質和有機營養,原因在于顆粒非常小的粘土的相對表面大以及其表面的電極性。有些礦物可以吸收水、正離子和有機分子后再將它們釋放出來。
一些常見的粘土礦物:高嶺石、 石脂、蒙脫石、蛭石、伊利石和水鋁英石
2黏土的應用:
最基本的應用就是制瓦,制陶瓷,與石灰巖混合后制水泥,在工業、模型制造和藝術中做模型。藝術家使用黏土制做模型,但也適用黏土直接塑造藝術品,例如景德鎮陶瓷。
另外,現在也出現紙黏土
國內也稱“紙漿黏土”。成分包括紙漿,膠質,長石和纖維等。無需燒烤,干燥后的質感介于陶土和石膏之間,不會摔碎,可永久保存不變形。既可雕刻,又可附著于各種物體粘貼、塑形,和石材、木材、玻璃都能很好搭配,應用十分廣泛。普通的紙黏土為白色,干后可著顏色,水性和油性的顏料包括水彩,壓克力,油彩均可。并且無毒無味。
近年來隨著工藝的發展,紙黏土更加細膩、質輕、黏度更高,可以制作比較精細的工藝品,而且出現了彩色紙黏土。這種黏土在國外一些國家從70年代已經普及,通常是兒童雕塑課堂使用的材料。近年來成為流行的手工捏塑材料,許多創造的作品成為時尚的裝飾,已經融入日常生活。
還有,樹脂黏土
俗稱為面粉粘土。它以天然聚合物為主要原料,本身是半透明色,性質柔軟,可延展至很薄又不會裂開,即使干燥后也能保持彈性。它可塑性高,質感強烈,用法簡單,可使用油畫顏料、丙稀顏料來調校色彩,然后塑造出心目中形象,自然風干就成了。制成的作品能保持不變的形態,可用于花、小動物 、公仔、飾件等多種作品的制作。
現在已有很多種彩色樹脂黏土,可混合調色,使用更加方便。運用高級的輕型和超輕型的樹脂黏土可以創作出惟妙惟肖的藝術品。
以上兩種在日常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是黏土手工家族的基本成員。如果希望創作出更加精致動人的黏土精品,還可以運用其他特殊的黏土,將多種黏土配合使用,能更好地體現不同材質的特殊質感,獲得更好的工藝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