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有形建筑市場管理機制 進一步凈化招投標市場行為
天津市工程建設交易服務中心 王 焱
提 要:隨著有形建筑市場服務功能和管理機制的不斷完善和創新,對凈化招投標市場行為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也遇到了一些問題。針對開評標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結合“三分離”的場所設置,在場所運行的實踐分析基礎上,就如何通過加強場所管理和服務來規范招投標行為進行一些探討。
關鍵詞:有形建筑市場;三分離;規范招投標
有形建筑市場的建立和完善,為進一步促進招投標活動的公開公平公正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天津市建交中心在2009年初按照“三分離”(即業主與專家分離、代理與專家分離、開標評標區分離)的思路改造了開評標場所,經過一年多的運行,逐漸摸索出一套管理模式。現結合有形建筑市場管理工作的實際,就如何通過加強場所管理和服務來規范招投標行為進行一些探討。
一、招標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投標單位或代理單位開標前與專家評委聯系
我們知道一個決策過程只要有人參與就存在不確定性,由于地域、專業、數目、工作單位等因素的限制,雖然評標專家的選取已實現電腦隨機抽取的辦法,但是代理單位根據抽取時間和抽取的特定專業等信息在開標前與評標專家聯系,或是評標專家進入封閉評標區前根據公開顯示的開標時間和項目名稱等綜合條件判斷所評項目,而聯系投標單位或代理單位的現象也是存在的。這種事前想方設法地接觸勢必會造成評標過程中的腐敗產生,影響評標的客觀公正性。
(二)評標委員會的工作受到業主代表的影響
《招投標法》第三十七條對評標委員會的組成做了規定,評標委員會由招標人的代表和有關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專家組成,其中評標專家不得少于評標委員會人數的三分之二。雖然業主代表人數不超過評標委員會總人數的三分之一,但他們對評標結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于業主代表來說,他們往往是帶著意向參加評標,他們會想辦法影響其他評委的評標傾向;二是大部分評標時間只有一天,在有限的時間里。讓專家們百分百公平、客觀地評出中標單位,是有一定難度的;三是評標專家的意見只代表個人意見,法律對他們的約束不強,很難制約他們的行為;四是評標專家雖然都是經過各種條件選拔上崗,業務素質無可挑剔,但他們來自各行各業,道德素質參差不齊。這些因素的影響下,往往導致中標結果朝著業主代表意向投標人的方向發展,違背了招標投標工作的原則。
(三)招標代理機構違規操作
在招標過程中,招標代理機構應該是不帶有任何傾向性的中介服務組織。但是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一方面,很多代理公司唯建設單位的意見是從,利用對招標法律法規的熟知和招標流程的掌握,幫助建設單位“出主意”,搞私下交易、暗箱操作。另一方面,代理單位私下聯系投標人,不顧法律法規規定和建設單位利益,透漏招標過程中應保密的內容,干涉評委評標,幫助意向投標人圍標串標,影響招標工作的正常秩序。
二、通過場所的管理,規范招投標行為的對策
(一)在空間上,對現有場所進行改造,開評標區做到投標單位、業主代表、代理單位和專家評委的徹底分離。
一是把開標區和評標區設置在互無交叉的不同區域,實現了投標單位和評委的分離。
二是將評標區封閉,封閉評標區除評委會成員、監督人員和評標區工作人員外,任何人未經允許不得進入;業主評委和社會評委分在不同的房間,不能互相見面,各自獨立評標。
(二)在時間上,嚴格控制評標流程。
一是建立專家評委名單“零時差”打印制度。評委進入封閉評標區之前不能告之評標項目,只有評委全部進入封閉評標區后,工作人員才能獲得評標專家庫加密鎖打印評委名單,帶領評委進入相應評標室,該措施有效防止評委名單提前泄露。
二是同一個標的專家評委和業主評委錯時帶入評標區,雙方評委不能見面,即使因評標需要而合議,也只能通過語音對講系統,在監督人員的監督下進行。
三是實行紙質文件評標時,由工作人員控制評標表格和文件發放程序。比如,先評審技術部分的主觀分值,再評審資信部分的客觀分值,防止評委依據客觀分來斟酌主觀分;評委個人在打分表簽字確認后不再修改的前提下,評標組長才能匯總,防止組長依據別人打分修改自己分數。
四是積極探索電子評標,由電子智能控制評標流程,在提高招投標效率,降低企業投標成本,有效減少浪費,推進節能目標的同時,改變了傳統的評標和監管模式,最大限度減少了人為因素對招投標結果的影響,實現了監督部門快捷準確地對各種評標數據直接對比審查。
(三)建立評標區動態管理制度。
一是服務和管理相結合,管理于服務的體制,創新了“評標區異常情況報告”制度,對違反評標正常紀律的情況建立了一套上報和處理辦法。
二是加大對專家的管理力度。嚴格準入,把住進口關,對專家資格審查要結合專家所在單位進行多方面調查了解,切實把能力強、品德好、作風正的優秀人才吸入專家隊伍,保持專家尤其是特殊專業和資深專家庫容規模。根據需要,細化分類,以滿足不同工程項目評標需要。強化在庫管理,經過近幾年的摸索,逐漸形成了年度考核與日常評標行為考核相結合,網上培訓與集中培訓相結合,普遍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能力建設與道德建設相結合,在庫管理與專家所在單位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模式,收到了較為理想效果。例如,我們建立了專家日常評標行為考評制度,每個項目評標結束后,由中心工作人員對每位評委行為、業務能力、道德素質等方面進行實際測評,填寫測評表,記入專家信用檔案,對違反評標區紀律的給予臨時屏蔽,進行個別教育,對有違紀違規行為或不適應評標工作的專家及時清除出庫。
三是加強工作人員管理。制定中心工作人員“八不準”,狠抓廉政教育的基礎上,對工作細節制定了標準流程,比如評標區負責人隨機安排工作人員崗位,工作人員在進入封閉評標區前是不知道自己工作崗位的,防止提前與代理單位和投標單位私下溝通;進入評標室的工作人員不能攜帶通訊工具并且在評標結束之前不能出入封閉評標區,防止對外透漏評標細節。
四是建立開評標室預定制度,實現更加合理高效地利用場所。
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我們要不斷探索有形建筑市場規范化管理和文明服務的新途徑。通過場所、管理制度、人員素質的提升,天津市建交中心在加強自身規范性建設的同時,加大了對招投標活動的監管和服務工作的力度,有效規范了招投標市場的行為,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實現了招標代理、投標企業、業主評委與專家評委的分離。我相信,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不斷創新,有形建筑市場將被賦予更多新的內涵,將為參與交易的各方主體和政府提供更好的服務。